今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784亿元;超六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4家公司营收增幅超50%;四成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30家增幅超50%。北交所市...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州新一轮出海的企业,比以往都要有看头: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5日,广州的超级IPO来了。文远知行W...
压在餐饮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房租”,与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筑底阶段一样,仍处在下滑中,部分城市的铺租甚至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广州天河区核心商圈临街餐饮街铺...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将于8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为在港交所、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数据显示,2019年阿...
回顾上周,玄机科技在下集预告中巧妙地利用剪辑技巧,为“桃林定情”这一经典场景铺设了层层迷雾,既勾起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也不免让部分忠实粉丝心生忧虑,担心这一重要...
蛇年将至,祈运求吉, 财运滚滚,见者有喜。 感谢大家相伴乐艺会又一年,我们在此探索,在此鉴赏,在此发现,在此获得价值,奉献我们这一代人的见识与欢乐,不亦乐乎。祝大家新年都能有新的开始,心的生长,薪的升涨。 不同人文地理蛇形牌饰 蛇年大吉 财运滚滚 乐艺会文物艺术灵蛇专题10 牌饰篇 欧亚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带状往东延伸,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达中国东北松辽平原,东西绵延近110个经度,构成地球上最宽广的欧亚草原区。连绵的大草原,对于马背游牧民族来说,就等于是高速公路与汽车的关系,高度机动的游牧,将不同的农耕文化、山地文化、渔猎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不断融合串联,形成了文化大交流。 展开剩余98%由于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都发现类似动物纹风格的文化遗存,因此一些学者曾将这些遗存都泛称为 “斯基泰文化 ”,这只是模糊的广义上的斯基泰文化。 《斯基泰金器》一书中的蛇 从十九世纪末叶开始,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因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特征而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也曾称作:“绥远式青铜器”和“北方式青铜器”) 。 鄂尔多斯青铜器早期以朱开沟文化出土的青铜器为代表,晚期以桃红巴拉文化为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其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成为北方青铜文化中的绚丽奇葩。 1、北方草原青铜文化中的蛇 在草原游牧文化的遗存中,蛇纹的青铜器一直是一种带有延续性的要素。 1、《中国北方青铜器》 东京国立博物馆出版 西周-春秋 蛇纹短剑 2、《草原文化—游牧民族的广阔舞台》 上海远东出版社 3、《草原文化—游牧民族的广阔舞台》 东部欧亚草原的古代青铜器 4、《鄂尔多斯青铜器》 5、《长生天之剑》 野兔青铜牌饰 6、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纽扣拍摄 7、大河上下 中国古代北方系青铜器精品文物展览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拍摄 可见,在欧亚草原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中,存在蛇的艺术图像元素;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牌饰中,有一类牌饰,呈现出一种类别的特点,那就是蛇纹盘曲在底部,基本充当了牌饰的下框;这类牌数量不多,但是已经不时可见,显示出一种类别的要素。此类牌多维随形牌,主体动物多为猛虎之类。例如下图所示: 私人藏品局部 2、马家塬牌饰中的蛇纹 在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上,先后发掘20余座战国时期的戎人墓葬。这里的随葬品极其奢华,墓主佩戴着金、银项圈、耳坠和头饰,墓内的车辆也装饰着各种动物纹的金银饰件。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的台地上,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秦文化与戎文化又相互影响。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 悦目赏心分享 就马家塬遗存而言,蛇文化强劲地存在于文物装饰中。在牌饰中,整体不再呈现随形特点,而有意识地在向几何形长方形方向靠拢。这一点不排除汉文化的审美偏好的影响。牌饰中的蛇,是作为主体要素存在的,蛇躯的纠缠形成了结构本身,蛇没有成为牌饰的底部铺陈装饰。 3、古滇青铜文化中的蛇纹 云南青铜文化发轫于商周之际,勃兴于战国,延至西汉,东汉逐渐没落。战国晚期,生活在滇池边的“滇人”崛起称王,成为云南青铜时代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战国末至东汉初是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以“滇国”青铜文化为代表,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形态万千,异彩纷呈。滇王受印和益州郡的设立意味着云南正式走向中原王朝行政管辖之中,同时也是滇国走向衰亡的起点。 1955年晋宁石寨山滇王族墓地的发现,让古滇王国光辉重现。之后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古墓群、昆明市官渡区羊甫头墓群等多个重要滇文化遗址陆续发掘,出土上万件文物,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代王国才逐渐向世人展露真容。“滇”是青铜艺术的王国,滇人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巧,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熔铸成一件件青铜艺术杰作,展现出灿烂的古滇盛景。 一、云南博物馆陈列系列 周倜拍摄 滇王编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晋宁县石寨山6号墓出土 一套六件,形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断面作椭圆形,顶部均有环钮。两侧各铸有蜿蜒的龙形纹四条,左右对称。滇王墓出土的编钟呈偶数,而中原编钟为奇数件,滇文化显现出与中原文化相通而又不同之处。 滇式编钟 滇式青铜戈 滇式青铜短剑 曲柄斧 战国,长12厘米 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 整器虽造型简单,装饰也较为朴素,但寥寥数笔将一件线条平直的青铜器刻画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滇国出土的仿生式兵器除此外,还有蛇头形铜叉、蛙形铜矛等,这类器物构思新颖,做工精妙,为滇国青铜器中艺术与实用功能高度结合的典范。 虎噬牛狼牙棒 战国,高30.7、棒径4.6、銎径3.1厘米 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 压花牛纹剑鞘 长49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71号墓出土 由三段组合而成,每段均有压印图案及纹饰。上段由凸起的牛首形图案、绳纹等纹饰构成;中段由三小节组成,每节皆饰凸起之折线纹;下段饰凸起的圆圈纹、连续回旋纹及绳纹。 双鹿饰铜琢 西汉 昆明市官渡区羊甫头墓地111号墓出土 存在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古滇国,以青铜兵器作为主要的兵器。滇青铜文化研究专家张增祺先生把这些青铜兵器分为勾刺、砍劈、击打、远射和防护五大类,包括戈、矛、钺、斧、啄、剑、臂甲等。这些兵器在古滇国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血腥与冰冷之中,兵器攻击与反击、掠夺与被掠夺的本质显现无遗。不过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滇国青铜兵器同时还向人们展示了其温暖、活泼的一面,而这则源于兵器上各种造型生动的立体装饰。滇国青铜兵器上的立体装饰,大抵可以分为动物造型和人物造型两大类。动物造型继承了滇青铜器写实性强的特点,以表现动物的体态行为为主。 鸟践蛇銎铜斧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13号墓出土 通长23.5cm;銎宽15.5cm。 这件铜斧的斧身扁长,中段收束,后部正中有三角形凸棱。椭圆形銎,銎面两侧对铸太阳纹、回旋纹、锯齿纹等。銎背雕铸2只水鸟,背向而立,作引颈鸣叫、展翅欲飞之势。足下各踏1蛇。蛇身蜿蜒,两尾相交,蛇头紧贴鸟胸,似起支撑作用,使鸟身虽前倾而不失去平衡。造型别致,构图奇巧。在古代云南,斧的用途除生产工具和作战兵器外,也可用于表示王者权威的仪仗器。此斧銎背上铸蛇、鸟,当为仪仗用具,以示权威。 虎牛搏斗铜戈 时期:西汉 尺寸:长27厘米 出土地:云南晋宁石寨山12号墓出土 仪仗用器,刃呈长方形,前锋齐平。銎面刻对称太阳纹、回旋纹、锯齿纹等。一虎、一牛分别处在銎丙端,其虎前足半卧,作欲扑状;牛则头向下沉,亮出锋利的犄角,作好奋力反抗准备。整器透出虎与牛之间即将发生的一场生死搏斗的紧张气氛。 虎猪搏斗穿銎铜戈 时期:西汉 尺寸:高24.5厘米。 援呈长方形,前锋齐平。椭圆形的銎,銎部饰圆圈纹、双旋纹、云纹及齿纹图案,銎背铸有圆雕老虎和野猪,它们相对蹲立,怒目对视。两只猛兽狭路相逢,正在互探对方的虚实,寻找可乘之机,恨不得一下把对方吞噬下去。从它们使劲前伸的头颈、用力蹬地的后胯、蓄势待发的状态。人们可以感觉到脚下的土地在颤抖,空气已炽热,一场惨烈的撕杀就要开始。自然界动物之间捕杀前瞬间的情景,被滇国工匠用巧手凝固在这里,让千百年后的我们,还能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牛头铜扣饰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晋宁县石寨山13号墓出土。 扣饰由大小二牛头两头小牛组成,大牛头的额顶重叠一小牛头,双角上各卧一小牛,其下有蛇盘绕,蛇口咬住大牛头上的双耳。 二、吉金之滇——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内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分享 西汉 杀人祭柱青铜贮贝器 晋宁石寨山1号墓出土 西汉 蛇形铜叉 西汉 房屋模型铜扣饰 西汉 蛇形铜剑 三、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深圳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蛇纹在男子两侧肩膀装饰上 五、上海博物馆陈列 周倜拍摄 乐艺会资料 西汉 五牛枕 蛇纹在两侧翘头 六、南京博物院金色中国大展 乐艺会资料 西汉 金牛头纹剑鞘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我国古代边远地区的铜剑不少是以铜片包木制成的,因而得以保存至今。有单鞘,有双鞘连在一起的。这种带鞘短剑北方草原牧猎民族地区有,西南巴蜀、古滇国墓葬也出土过。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中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纯金剑鞘,由三段构成,上饰牛头纹、折线纹、麦穗纹。民族特色极为鲜明。 金蛇纹剑鞘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 金剑鞘饰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云南省博物馆陈列 乐艺会资料 金蛇纹剑鞘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七、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l如拍摄 汉代 蛇形镂空网状铜器 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l如拍摄 汉代 鎏金蛇头形剑柄 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l如拍摄 4、古滇青铜牌饰中的蛇纹 一、云南博物馆陈列系列 周倜拍摄 二猎人猎猪铜扣饰 青铜 长0.123米,寛0.65米 云南江川李家山一三号墓出土 四人缚牛铜扣饰 高9.6厘米,宽1.6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四人将一牛缚于柱上,即将进行剽杀。其中两人按伏牛背,一人挽住牛尾,另一人持绳数周,其绳之一端已将牛颈系于圆柱。此四人服饰相同,头戴晚形帽,长发垂于头后,佩戴耳环、手镯,着对襟上衣,跣足。系之圆柱上端为伞状圆顶,顶上盘绕一蛇,昂首而视。 二狼噬鹿铜扣饰 高12.7厘米,宽16.7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扣饰表现了两狼共噬一鹿,其中一狼跃踞鹿背,口噬鹿耳,前爪抓住鹿头不放;另一狼前爪紧抓鹿之后腿,口噬其胯。鹿两前足曲跪,张口作惨叫状,其下有一蛇,咬鹿尾,蛇尾绕一狼之后腿。 虎牛搏斗铜扣饰 高8.5厘米,宽15.5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 一虎与一牛搏斗,虎被牛撞翻在地,腰部被牛角戳穿,肠露腹外;虎口咬住牛之前足,,两前爪紧抓牛腹。其下有一蛇,口咬牛之后腿,蛇尾绕住虎之左后足。 二猎人猎鹿铜扣饰 长0.125米,高0.12米 云南江川李家山一三号墓出土 剽牛祭祀铜扣饰 时期:战国 出土地:江川县李家山出土 画面之右侧立一柱,柱上缚一牛,牛角倒悬一幼童,一人紧拉系牛颈及前腿之绳绕于柱,一人被牛踩倒在地作仰面呻吟状,一人拉住牛头之绳,另一人双手挽牛尾。其下有二蛇盘绕,一蛇咬住缚牛之绳,另一蛇头蹲一蛙。 鎏金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滇王6号墓出土 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 石寨山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 三水鸟铜扣饰 西汉,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该扣饰的主体造型为三只依偎在一起的水鸟,其中一只是正面,两只侧面,皆作引颈长鸣状。有趣的是,三只水鸟的足下踩踏着两条蛇,蛇首昂立,身子弯曲、缠绕,呈左右对称排列。 鎏金二豹噬猪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71号墓出土。 一豹扑于猪背,尾反剪向前,以二前爪抓住野猪的肩部,两后爪抓住猪之后腿,张口咬住猪背;另一豹附于猪腹下,前爪抓住猪腹,作吞噬状,此豹之后腿又被野猪紧咬不放。 二豹噬猪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 扣饰上的野猪作张口嘶叫状。一豹扑于猪背,咬住其颈部;另一豹虽被野猪冲倒在地,但仍回首张口,高举前爪作反攻状。其下有一蛇,口咬野猪后腿。 二、吉金之滇—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内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分享 西汉 鎏金掳掠铜扣饰 西汉 鎏金双人盘舞铜扣饰 三、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 深圳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四、 国博秦汉文明特展 乐艺会资料 五、上海博物馆陈列 周倜拍摄 西汉 虎背牛饰件 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六、云南省博物馆陈列 无极斋拍摄 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 二狼噬鹿铜扣饰 高12.7厘米,宽16.7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虎牛搏斗铜扣饰 高8.5厘米,宽15.5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10号墓出土 三水鸟铜扣饰 西汉,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二猎人猎鹿铜扣饰 长0.125米,高0.12米 云南江川李家山一三号墓出土 鎏金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滇王6号墓出土 二猎人猎猪铜扣饰 青铜 长0.123米,寛0.65米 云南江川李家山一三号墓出土 六、南京博物院金色中国大展 乐艺会资料 西汉 鎏金献俘铜扣饰 西汉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七、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l如拍摄 汉代 立豹(应是虎)铜扣饰 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l如拍摄 滇文化青铜器中,蛇文化更加丰富而强劲地存在于文物装饰中。 在古滇青铜牌饰中,动物搏杀、人狩猎动物的战斗主题为主流,多为随形牌,与几何长方形、圆形的装饰牌有别,这类战斗主题随型牌饰中的蛇,绝大部分是成为牌饰的底部铺陈装饰。而呈现出一种滇文化特有的艺术图像特征。 很早就有人关注到,古滇青铜文化中的北方草原文化要素。多种人文地理文化的交融互动,多元文化的融合,也比我们的设想更加精彩。比如上虎下蛇牌饰的对比。 私人藏品局部 以上是战国鄂尔多斯青铜虎蛇牌饰,特点是虎居中,蛇为下,形成底部的装饰。而这种特点也出现在古滇文化的青铜牌饰中。而下图此枚李家山出土的古滇青铜牌,已经完全具备了鄂尔多斯青铜牌的精气神,可见文化融合的程度,见下图所示: 《吉金之滇——古滇国青铜文化展》内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拍摄 汉代 立豹铜扣饰 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艺术特展 l如拍摄 我们来看下鄂尔多斯青铜虎牌中的虎,与古滇虎牌的虎,是否有几分神似。 发布于:江苏省 |